成都[切换城市][登录][注册]

次磺酰胺类促进剂成分分析及定性定量

所在分类:供求商机 > 产品供应时间:2025-6-17 10:28:53

次磺酰胺类促进剂是橡胶硫化工艺中极其重要的一类后效性促进剂。
它们在未达到硫化温度前相对稳定(延迟起硫,焦烧时间长),一旦达到硫化温度则能迅速引发交联反应(硫化速度快、硫化平坦性好)。
这类促进剂通常是由噻唑类促进剂(如MBT/M)的巯基(-SH)与胺类化合物(伯胺或仲胺)反应生成的酰胺衍生物。

关键性能特征(源于其化学结构):

后效性: 酰胺键(-S-N[)在常温下稳定,分解温度较高(通常在120°C以上),因此提供了良好的加工安全期(焦烧时间长)。
达到硫化温度时,酰胺键断裂,释放出高活性的促进剂M母体和胺类化合物,从而快速引发硫化。

硫化速度快、硫化曲线平坦: 一旦引发硫化,反应迅速,且硫化平坦区宽,不易过硫。

与碱性促进剂/活化剂并用: 需要氧化锌和硬脂酸作为活化剂才能充分发挥效能。
常与胍类(如DPG)、秋兰姆类(如TMTD)或二硫代氨基甲酸盐类促进剂并用,组成主促进剂/副促进剂体系,以调整焦烧和硫化速度。

赋予硫化胶优异性能: 使用次磺酰胺类促进剂的硫化胶通常具有较高的拉伸强度、定伸应力、弹性和耐磨性,以及较低的压缩变形。

成分分析方法:

分析橡胶制品或促进剂本身中的次磺酰胺成分通常需要复杂的仪器分析:

高效液相色谱: 常用和标准化的方法。
能够分离和定量测定多种促进剂(包括次磺酰胺及其分解产物或前体)。

气相色谱: 适用于可气化的促进剂或其衍生物。
常与质谱联用。

液相色谱-质谱联用: 提供高灵敏度和高选择性,能准确鉴定和定量复杂基质中的微量次磺酰胺及其相关化合物(如亚硝胺前体胺)。
是研究降解和副产物的有力工具。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可用于鉴别固体促进剂的种类,特征吸收峰(如S-N键、酰胺键、噻唑环振动)。

核磁共振: 用于确定未知样品的分子结构。

总结:

次磺酰胺类促进剂的核心成分是基于苯并噻唑基团-S-N[结构的化合物,其中 N[ 上的取代基(伯胺或仲胺)决定了具体品种(如CZ, NS, DZ, NOBS)及其关键性能(焦烧时间、硫化速度、亚硝胺风险)。
它们因其后效性(延迟作用)和高效的硫化特性而成为橡胶工业,尤其是轮胎、工业制品等高性能橡胶制品硫化的主促进剂。
在选择时,除了考虑加工和硫化性能,亚硝胺风险已成为至关重要的考量因素,推动着行业向更安全的仲胺类次磺酰胺(如TBBS)或非次磺酰胺替代品发展。
成分分析主要依赖于色谱和质谱技术。

咨询:中科任工13540018360.(不通可加微)

“次磺酰胺类促进剂成分分析及定性定量”该信息由会员自行发布。采用请谨慎,不贪小便宜,以防上当!
© 2007 - 2025 版权所有 娃酷网 粤ICP备19125541号-1